连日来,重庆全市范围内普遍出现35℃以上的高温天气,部分地区更是超过40℃,给市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。中暑,作为高温环境下的一种常见急症,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,更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如何预防中暑,共同守护夏日健康。
\n何为中暑?
\n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,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、散热功能障碍,引起的热损伤性疾病,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,可导致永久性脑损伤、肾衰竭,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,可导致死亡。
\n中暑的致病因素包括:高温环境作业,或在室温大于32℃、湿度大于60%、通风不良的室内环境中,进行长时间或强体力劳动。存在机体适应高温环境能力下降的人群,如年老、体弱、产妇、肥胖、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应用某些药物(如阿托品等)、汗腺功能障碍(如硬皮病、先天性汗腺缺乏症、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)等,中暑更容易发生。
\n中暑的临床表现有哪些?
\n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,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、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,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。
\n1.先兆中暑
\n这是中暑的初期表现,通常表现为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口渴、乏力、多汗、头晕、目眩、耳鸣、头痛、恶心、胸闷、心悸、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,体温可正常或略高,不超过38℃。此时,应立即转移到阴凉、通风的环境,口服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料并休息,症状通常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。
\n2.轻症中暑
\n除了先兆中暑的症状外,轻症中暑的体温往往升高至38℃以上,同时可能出现面色潮红、皮肤灼热、大量出汗或四肢湿冷、面色苍白、血压下降、脉搏增快等症状。此时,除了进行物理降温和补水外,还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,必要时尽快就医。
\n3.重症中暑
\n这时会出现痉挛、惊厥、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表现,或高热,或休克等。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、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,属于较为严重的病症,应立即就医。
\n热痉挛: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和痉挛,多发生在下肢背面肌肉群和腓肠肌,有时也发生在腹部。这种痉挛可能与大量出汗和钠盐丢失有关。
\n热衰竭:是热痉挛的进一步发展,主要表现为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皮肤湿冷、面色苍白、大量出汗、血压下降、心率明显增加等症状。如不能及时诊治,可发展为热射病。
\n热射病: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,表现为高热(体温可达40℃以上)、无汗、昏迷等症状,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、横纹肌溶解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。热射病的死亡率极高,需要立即进行医疗干预。
\n如何科学预防中暑?
\n1.注意环境温度
\n避免高温时段外出:及时了解高温预警信息,合理安排出行计划,尽量避免在日照最强烈、温度最高的时段(通常是上午10点到下午4点)进行户外活动。
\n室内降温:使用空调、电扇等设备降低室内温度,保持室内凉爽。
\n2.注意饮食
\n清淡饮食:夏季应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,应尽量避免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。
\n补充消暑食物:如绿豆汤、西瓜等,这些食物具有清热解暑的作用。
\n3.补充水分
\n多喝水:即使不感到口渴,也应定时补充水分,因为脱水是中暑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\n补充电解质:在大量出汗后,应适当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料,如运动饮料或淡盐水等,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。
\n4.做好防晒
\n物理防晒:佩戴宽边帽、太阳镜,穿长袖衣物和长裤,以减少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。
\n化学防晒:涂抹防晒霜,特别是SPF值高且防水的产品,每两小时重新涂抹一次,特别是在游泳或出汗后。
\n5.备好防暑药物
\n常备防暑药物:如藿香正气水、十滴水等,以备不时之需。在出现中暑症状时,应及时服用并就医。
\n这些中暑急救知识很有用
\n一旦发现有人中暑,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。
\n1.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,解开衣物以利散热;
\n2.用冷水或冰块擦拭患者腋下、腹股沟以降低体温;
\n3.给患者补充水分和电解质;
\n4.如果病情严重,应及时送医治疗。
\n高温天气,掌握防暑秘籍,增强自我防护意识,从现在做起,从自我做起,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中暑风险。一旦出现中暑症状,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,以免病情恶化。(资讯)
\n原标题:垫医科普丨科学应对,警惕中暑